x

非遗史话 鸢都奇葩——老猫花灯(续)

2021-07-06 12:15:15 来源:中国传媒

 胡一平

 

第十七章

传说神灵能治病  万千民众送坐骑

src=http___img.mp.itc.cn_upload_20170401_e0f0a86dd0d64fd6bfeb48c699ffa098_th.jpg&refer=http___img.mp.itc.jpg 

其中龙池镇的烧大牛和奎文区的发老牛,所表示的意思基本相同。都是为孙膑送去坐骑。可以说昌邑及潍县的这种孙膑文化习俗,在全国之内也是绝无仅有,应是当年孙膑封地上演绎出来独有的文化遗产。

这就充分说明,古代潍坊大地上,主要是昌邑与潍县两地每年举行的正月里发老牛的习俗,已经由来已久了。虽然历史上没有确切的记载该项活动形成为哪年哪月,但无论从哪个方面推测,都称得上古已有之,大概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形成了。因为古代以烧纸祭祀神仙祖宗的民间习俗,就是从春秋战国策源,兴盛于秦汉时代的。

若是从另一理念上推测,这一活动出现的时间可能更早。因为发老牛活动的主要祭祀者,是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、谋略家孙膑,也很有可能在他去世之后,其后代甚至是封地上的人们,就已经为其建立起了祭祀的祠堂。因为考虑到他的双腿残疾,因而人们产生了给他送坐骑的念头,并且扎制成纸牛在祭祀的时候烧掉,其实也就是寄托人们的怀念与哀思。

这样一直延续下来,便逐渐形成了习俗。大概这种正月里发老牛的习俗,只有在昌邑、潍县两地才有,属于潍坊独有的传统习俗,具有更加深入研究探讨的必要。

既然是发老牛,也就是给战神孙膑送坐骑,当然也就不会发送真正的牛,而是扎制由纸糊成的牛。这样扎制出来的纸牛,自然是有大有小、有繁有简……这就要视祭祀者的意愿所定了。通常是在祭祀活动即将结束的时候,便将这些扎制的纸牛集中起来用火烧掉,这就等于将牛给孙膑送过去了。因此这一活动属于古代祭祀孙膑仪式里面的一项,故而叫做发老牛。

潍县的正月十六发老牛活动,实际上从进入正月的时候就开始了。人们用竹子或高粱秸等,扎制各种各样的牛。有的格外用心,用黄色或绿色的彩纸剪制成牛毛,粘贴在纸牛的身上。还有人别出心裁,用各色彩纸剪制成牛鞍、铃铛等制品,成为纸牛身上的组成部分。意思当然是要献给孙膑一头好骑好使的牛。

大约到了正月十六上午八点钟时,在孙膑祠一阵鞭炮响过之后,便有一支敲锣打鼓的队伍,从孙膑祠的门前出发,来到距此几十米外的白浪河沙滩上。听到这样的鞭炮声和锣鼓声以后,人们便纷纷将自己祭祀的纸牛拿到沙滩中来。

其中一头最大的,号称牛王,居然高达六米,长约十米,仅牛角就有一米多长。这头纸牛高大壮观,威武雄壮,力大无比,神气十足,俨然是一件精致的巨型艺术品。每当这时,都有成群的人们围住观看,不时传来阵阵的喝彩声。对于这样的巨型纸牛,一个人当然是弄不动的。需要十几个壮汉共同抬着,还要有人喊着号子,才能步调一致的运到这里来。

还应该说明的是,这样巨大的纸牛并不是哪家哪户能够扎制的,而是潍县几个行业共同制作的杰作。这几个行业为扎彩业、制革业、制鞋业、烧炭业、石灰业等,因为他们尊奉的行业祖师爷就是孙膑。因此他们当然要在这天的祭祀活动中大显身手了。也就是说,这头最大的纸牛,应是他们几个行业共同出资制作的。接着就有大量的纸牛陆陆续续的送到这里来。

那么前来送纸牛的民众为什么会如此之多呢?只要想一想就明白了。传说不论是谁,只要给孙膑爷送上一头纸牛的话,他就会骑着这头纸牛来给自己看病。因此在人们的眼里,这不就等于是免费医疗了吗?身上有点病或是有病人的家庭,谁不想借着这个机会表示一下,显示出自己对孙膑爷的敬重和向往啊?谁不想求他来为自己或是来给自己家人治病呢?再者费用不高,只要贡献上一头纸牛,就可以达到希望的效果,人们怎么能够不趋之若鹜呢?

即使那些身体健康没有病的人,也会加以预防。所以在潍县每年举办的正月十六发老牛盛会上,收集到的纸牛非常之多,往往达到一万多件。上午十点以前,人们所送的纸牛便都已经送到这里来了。此时的白浪河沙滩上,一万多头纸牛堆积在了一起,简直就像是一座五彩缤纷的小小山峰。

 

第十八章

场面震撼惊天下  正月十六发老牛

 

在举行正式的祭祀活动之前,还有一种民众自发的娱乐活动,就是在场的人们要摸老牛。因为自古就有传说,在正月十六这天,到这里来摸摸老牛,就会带来一年的好运气。

所谓摸老牛,当然是指人们去摸专业工匠们扎制的那头最大的牛,也就是里面的牛王。人们一边摸,一边还要念叨着:“摸摸老牛腿,出门走得稳”等语句。

由于这头纸牛太高,人们摸不到它的身子上面,故而只能够摸摸腿和肚子了。首先要摸了这头巨型纸牛以后,才可以去摸那些与人一般高大的其它纸牛,并且还有许多顺口语需要念叨。如“摸摸老牛头,吃穿不用愁”;“摸摸老牛腚,到老没有病”;“摸摸老牛角,一生不生痘”;“摸摸老牛鞍,身上不生瘢”等。

就在人们纷纷摸牛的同时,还有来自于各地的民众表演队伍,也是各自早早的选择了场地。其中的锣鼓队、秧歌队、高跷队、舞龙舞狮队等,都在尽情的演出。加上围观的人群,场景十分壮观,称之为人山人海一点都不过分。而里面最醒目的,就是那座用纸牛堆起来的牛山了。

到了上午十点左右,人们祭祀孙膑的活动就开始了。先是在孙膑祠里面举行祭祀,当然是有人主持,有人宣读祭词。所进行的仪式与其他的祭祀活动差不了许多,并且相对更加简练一些。

这是因为孙膑祠里面的空间不大,只能够容纳十几个人,绝大部分参加祭司的人,都需要在庙宇的院子里。当然挤不进来看热闹的人就更多了,熙熙攘攘的排出去好远。这么多的人来到这里,大多不是以祭祀为主的,而是来观看发老牛的。所以祭司仪式结束后,便是到白浪河沙滩里发老牛了。

发老牛为什么不在寺庙里面,而是要在白浪河沙滩上进行呢?道理很清楚,一是在寺庙里面狭小,根本堆放不了这样多的纸牛;二是一旦点起火来,会非常的凶猛热烈,很可能将附近的房屋、甚至是几条街道都会点燃。也可以说,在白浪河沙滩上发老牛十分安全。因为这里既距离孙膑祠很近,又是宽阔的河边沙滩。有一点需要说明,当正月里的时候,白浪河的水流量很少,而且处于冰封之中,原先宽阔的河床几乎都裸露出来了。

即使所有的仪式都结束了,也还是要再等一等,也就是要等待太阳运行到正南上空,即人们平时所说的正晌午时,才能够开始发老牛。因为传说天界的大门,到了这个时辰才是全部敞开的。也就是在这个时辰发的老牛,孙膑才能够全部收到。在这段时间里,当然是尽情地欢乐了。每支表演的队伍,也是在这一时间里表演最为拿手的绝活。整个场景,可以称得上热闹非常,万人狂欢。

到了正晌午时,人们都自觉得安静下来,等待着壮观场景的出现。这时突然有人大声呐喊:“孙老爷,你收老牛啊!”这样连喊三声,顿时鞭炮齐鸣起来。只见十几个健壮的青年人,每人都手举着一个燃烧的火把,分别跑到预先设定的地方点起火来。这座纸牛堆成的山峰,便开始熊熊的燃烧起来。

霎时之间火光冲天,烟雾缭绕,场景蔚为壮观,简直用语言难以形容。周围观看的数万民众,场面几乎就要沸腾起来了,叫好欢呼的声音此起彼伏。这样火焰越来越大,而且是风乘火势,火借风威,简直就成了一座燃烧着的火焰山。远远望去,犹如上面爬满了各种各样、大大小小的红色的龙和黑色的蛇,正在那里勇猛的格斗,并且盘缠搅闹在了一起。

这样的燃烧,要持续很长时间。有的时候,也就是风小的时候,要到了下午三四点钟才会结束。据老人们说,每年白浪河沙滩上发老牛的时候,那些白色的纸灰,会飘出十余里路以外的地方,简直就像是下雪一般。也正是通过这样的形式,潍县人才觉得能够将人间敬重的虔诚、纪念的初心,以及所要表达的愿望,传达和奉献给天上的真神孙膑。

 

感兴趣的
最新文史博览